作者|James Griffiths 譯者|王翎 出版|臉譜出版
你知道台灣擁有多少種語言嗎?
依據行政院的統計數據,台灣這塊土地雖然不大,在語言的多樣性上卻是意外地豐富,居然擁有超過50種以上的語別。
在這些語言中,除了漢人使用的漢語體系外,也包含了如原住民南島語系下的數十種語類、新住民的母語等,而臺灣更是全球唯一使用注音符號來拼寫文字的國家。
幾乎可以被稱為一座語言的小小博物館了!
不過,就像世界上其他的弱勢語言一樣,台灣這些獨特且富含文化的語言,正逐漸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
以其中原住民的南島語系為例,按照目前官方的核定,42種語別中有13種已經被列為了「嚴重瀕危」等級,而其餘的,也都被認為至少是「脆弱」的程度。
不僅如此,除了臺灣華語外,其他漢語系語言,如台語、客家語、閩東語(馬祖語)等,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傳承危機。
今天是2月21日,恰逢國際母語日,就讓我們藉由這本《請說國語》,一同探索為這些語言是如何漸漸消失,並談談我們能如何保護它們吧!
這本《請說國語》是由長年旅居中國的英國記者James Griffiths所著,來自英國北威爾斯的他,能流利使用英語、威爾斯語兩種語言,同時也略懂一些中文與粵語。
在這本書中,他深入探討了語言如何在殖民與帝國主義的脈絡下,最終成為控制權力和身份認同的工具。
而受殖民者的弱勢語言,又是如何在殖民者的壓迫下逐漸消逝,並失去其中文化的傳承。
書裡藉由豐富的歷史事實和分析,揭露了語言政策能夠如何塑造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命運。
從廣泛的視角切入主題,除了談論他自己的母語—威爾斯語的凋零與復甦外,更衍伸到如粵語、夏威夷語、意第緒語等其他弱勢語言中。
不僅僅是單純地對語言與政治批判分析,也是對語言復甦和文化身份重要性的一次研究。
藉由大量史實和作者戲劇性的寫作風格,呼籲社會重新關注語言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以及我們能如何透過語言保護,來促進更加公平和多元的世界。
一個語言如何死去
語言不是單純失落不存,而是遭到移除。語言之所以消逝,是因為在惡意或忽視之下連根拔起,語言使用者在遭到同化之下改講新的語言,或者被夾在消逝中的舊語言和難以企及的新語言之間苦苦掙扎。
一個族群的語言是如何緩緩走向消逝的呢?
在閱讀這本書前,我有時會天真地覺得,語言的消亡,不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嗎?
就像是自然界中的適者生存,「沒人用」的語言被自然淘汰,似乎也不無道理。
就像我們不會去哀悼尼安德塔人的滅絕,我們又何必在意那些不再被人使用的語言?
然而,當我們深入挖掘語言被遺棄的背後原因時,往往會發現,一種語言之所以成為無人問津的遺物,其中總是潛藏著一系列人為的決策與影響。
從殖民主義下的文化同化,到制定排他性的語言政策,從教育體系對某種語言的特別偏愛,到社會對特定語言抱有的刻板印象。
這些人為的因素,遠比自然淘汰的法則來得複雜和冷酷。
語言的消逝,不僅僅是一個結果,很多時候,它更是作為達成某種目的的手段。
例如書中提到,二戰後的猶太人開始減少使用意第緒語,部分原因即是為了與那段充滿苦痛的歷史切割。或者像是中國在香港推行的國語教育的,其目的不僅僅在於削弱粵語的使用,更是在於防止粵語成為反抗者的語言。
種種例子都顯示著,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文化認同和政治角力的戰場延伸。
語言的消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自然過程,而是一段段複雜故事的終結。
每一次的消逝背後,代表的都是人類歷史的一次轉折。
一個語言如何復甦
全球化的浪潮中,許多國家逐漸擺脫了殖民與帝國主義的陰影。
然而,當我們回首過去,才突然驚覺那些失去的語言幾乎無法再被找回。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瀕危語言紅皮書統計,從1950年到2010年間,共有230種語言已經完全滅絕。
而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語言和方言,預計也將在下個世紀前消失。
每一種語言的消失,便意味者一個文化傳承的中斷,而這樣的斷裂是難以重建的。
因此,正如書中所述,每一種處於弱勢的語言,都只能透過不懈的抗爭,才有重獲新生的可能。
無論是採取較為溫和的不合作運動,還是充滿衝突的暴力抗爭,在這個表面上和平又民主的時代,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旦疏忽大意,任何語言都可能再次沉寂。
說服政府支持少數族群語言絕非易事。遭受壓迫和邊緣化的族群本質上影響力不足,不會掌握太大的政治權力,即使主張要矯正歷史上的錯誤,也未必很容易就影響政治人物的立場。
語言的消失背後蘊含的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無法僅由單一因素解釋。
正因為語言消失的過程是如此複雜,涉及政治、歷史、教育、法律,這也意味著,語言的復興也將遠比想象中更加艱難。
如同書中所指出的,語言復振的關鍵不僅在於語言本身,而是涉及更廣泛的領域。包含像對傳統價值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土地的共同認同、恢復社群的凝聚力以及賦予更大的自治權等。
只有在這些基礎上,並藉由社群與政府共同努力,失去的語言才有可能再次綻放生機。
請讓我使用自己的母語
2023年11月,泰雅族人Bawtu Payen,成為了全台第一個在身分證上以單列羅馬拼音著記族民的原住民。
這不僅是對個人身份的認可,同時也是對原住民語言和文化地位提升的一大勝利。
很難想像,就只是為了在官方文件上使用自己的母語名字,這條路必須經過多少人的犧牲奉獻才得以達成。
若要讓一個語言存續下去,就必須在教育、政府機關、司法、文化等生活中所有層面使用這個語言。
書中這段話,深刻地點出了語言振興的核心——整個社會的全面參與和支持。
雖然語言的消逝很多時候可以歸咎於政府,但語言的振興,單靠政府部門的努力卻是遠遠不夠的。
而是需要從教育體制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創造出使用這些語言的自然環境,並由社會共同進行。
例如,當我們談論各族語的羅馬拼音、台語和客語的白話字時,我們不僅僅是在談論文字的形式,更是在於這些語言在社會中的實際使用空間。
這不僅涉及到語言的記錄和傳承,更關乎於這些語言能否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轉,成為社會溝通的有效工具。
身分證、政府公文、商店招牌、廣播電視,只有當一種語言的可用性足夠高時,才有機會脫離死亡的邊緣。
因此,要讓這些語言真正活起來,社會勢必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結構性改變,包含學校的多元教育、政府機關和公共服務的多語言化、法律和司法文件的使用到文化產業的積極推廣等。
透過這些實際措施,我們不僅保護和振興了語言本身,更加強了這些語言背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這樣的多元語言環境,才有機會讓每一種語言和文化都有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小結
整體而言,這本書對於對語言、歷史和政治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我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Griffiths的敘述嚴謹,但同時又引人入勝,一點也不枯燥。用非常有故事性的方式,講述著深刻而嚴肅的歷史。
真的很佩服作者的寫作功力,讓書中的故事讀起來有股莫名的熱血感,忍不住就想一直讀下去。
即使嚴格來說,本書應該算是一本語言的苦難之書,但書中提到語言復甦案例,卻也讓人對於未來充滿希望。
讀完後也不經開始思考,身在台灣的我們,對於這座島嶼的語言是否已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
當我們急著在捷運站名上加上日文、韓文的同時,是否也已經對那些即將失落的本土語言,付出相對應的努力了呢?
一本很棒的書,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