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推書手
  • 首頁
  • 閱讀書評
    • 個人成長
    • 人物傳記
    • 品牌行銷
    • 投資理財
    • 文學作品
      • 中國文學
      • 亞洲文學
      • 台灣文學
      • 日本文學
      • 歐美文學
      • 韓國文學
      • 奇幻文學
      • 科幻文學
      • 恐怖驚悚
    • 內容創作
    • 閱讀寫作
    • 社科人文
      • 文化語言
      • 人文藝術
      • 心理學
      • 歷史哲學
      • 法律政治
      • 社會科學
    • 職場生涯
    • 自然科普
  • 數位閱讀
  • 觀點寫作
    • 主題書單
    • 閱讀觀點
    • 閱讀人群
    • 書店巡禮
  • 好物推薦
  • Your Booksletters
  • 關於推書手
觀點寫作

一次讀很多本書?同時閱讀多本書的Dos and Don’ts

by Liz 27 6 月, 2023
written by Liz 27 6 月, 2023
一次讀很多本書
1.1K

你通常一次會讀幾本書呢?

其實之前在我是如何閱讀的文章中曾經談到,一次閱讀數本書是我個人在閱讀時非常喜歡做的事情。

這邊讀一點科幻、那邊讀一點社科、再來一本勵志,最後再補上一本自然科普。

也因此我的在讀書單,往往都會一次累積個好幾本書正在同時閱讀。

這也導致我的閱讀量雖然算多,但一本書卻還是需要花費好幾周甚至數月的時間來閱讀。

而藉由我自己的個人經驗出發,今天想來聊聊我會這麼做的原因,以及我認為一次讀很多本書時的Do’s & Don’ts。

一次讀很多本書

一次閱讀多本書的好處

其實我以前也是一本書不讀完絕對不開下一本書的人,總覺得一次投入於一本書中,能得到比較深刻的閱讀體驗。

直到去年連續讀了幾本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後,我才開始嘗試同時閱讀多本書的讀書方式,沒想到一試就回不去了。

有人可能會問,一次讀超過一本書,會不會搞混不同書中的內容、甚至讀到忘記之前的進度呢?

雖然有可能只是個人體感,但我認為一次閱讀數本書,反而能夠幫助我更好地去認識每一本書的不同之處。

即便書寫的是同樣的主題,但每本書中所呈現的觀點或視角仍有可能有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反而能夠相互對照呼應。

我會說這樣的體驗是一次只讀一本書所無法感受的。

那麼到底一次讀很多書,我認為還有哪些好處呢?


增加閱讀的彈性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明明一本書看得很痛苦,但你還是必須忍受這樣的過程將它讀完?

一次閱讀多本書的好處在於,它解放了「必須咬牙讀完」的這種苦讀心態。

一本書讀到有點煩了,那就先讀另一本書吧!

閱讀應該是令人感到開心的事,而同時閱讀數本書,則能幫助我們在「痛苦地讀完一本書」和「直接放棄一本書」間,找到一個折衷的方案,讓閱讀的體驗更加具有彈性。

不要讓一本難讀的書讓你因此討厭閱讀。

一次讀很多本書

降低閱讀的門檻

現代社會是短注意力的時代,這點我想無人能否認。

一本4、500頁的書,我都不一定能夠一次讀完,更別提平常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可能光看到就怕了。

善用不同書籍的閱讀切換,便能避免掉必須一次閱讀大量且相同文字的壓力。

也許有人會批評這樣的做法會抹煞了閱讀帶來的的專注與沉靜,但事實是很多人就真的很難專心地讀完一本書,注意力總是會跳來跳去。

與其勉強自己必須專心讀完一本書,何不把一本書切分成許多小故事,分段式地把它讀完呢?

這裡讀一點、那裡再讀一點。

也許過程會少了些什麼,但至少能夠讓人願意嘗試閱讀。

等到閱讀習慣培養起來後再來練習較為沉浸式的閱讀,也沒關係。

一次讀很多本書

要如何開始嘗試呢?

剛開始練習一次讀多本書時,一定會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

要學習一種新的閱讀模式,總會有轉換期需要磨合。

下面整理了幾個我自己嘗試後發現的小心法,讓想嘗試的讀者能夠更加無痛的開始練習。


Dos

1.善用電子書的優勢

我認為開始使用電子書,是我開始培養同時閱讀一本書習慣很大的關鍵。

好處在於,你無需特別記住自己讀到哪裡,電子書能夠同時記憶每本書的閱讀進度,也能隨時切換多本書閱讀。

電子書在很多方面也許還是比不上紙本書的閱讀體驗,但在這一方面我認為是值得善用的優勢。

2.筆記很重要

要同時閱讀大量不同的書籍,我認為培養閱讀時做筆記的習慣是關鍵。

筆記本身是非常個人的,所記載的是一本書中對於你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真的讀到忘記之前的進度和內容,你的筆記就是你的指南針,幫助你在茫茫字海中重新找回對於這本書的記憶和想法。

3.從少量開始嘗試

培養一次閱讀多本書的習慣,先從兩本書開始嘗試吧。

一本文學、一本非文學,藉由當下的心情去做切換。

讀不下知識,就先去看故事;暫時看膩故事了,再回去學習新知。

藉由這樣的來回切換,也能確保自己不會被單一書籍綁架,為你的閱讀留點後路。

4.除非是想要進行主題式的閱讀,盡量選擇不同類型的書

若不是要嘗試主題閱讀,我會盡量選擇主題不同的書籍一起閱讀。

主題閱讀追求的是針對同一件事情的觀點比對和整合,所以無須擔心搞混觀點或資訊來源,但如果這不是你所追求的,一次閱讀大量類似主題的書確實有可能會導致混亂的狀況。

尤其如果考慮後續想要輸出單一書籍的觀點,我個人會盡量避免同時閱讀類似主題的書。


Don’ts

1.不要讓棄書成為心理負擔

一次閱讀多本書,我認為棄掉其中某本書是必經的過程。

當你發現在這麼多本正在閱讀的書中,有那麼一本書你好像一直在逃避不去讀它,也許就代表這本書不適合你,或是你還沒有準備好要讀它。

這時果斷棄書我認為是最好的辦法,等到哪天你心血來潮時再來重讀它吧,不要因此感到挫折。

2.不要強求

同時閱讀很多本書,並不是閱讀所必需的。

老實說,這也不是什麼特別值得炫耀的能力,因為很多人都能做到。

如果你嘗試過一次讀很多書,發現這樣的閱讀方式不適合自己,那就放過自己吧!

一次只沉浸在一本書中,也沒什麼不好。

3.不要搞混主題閱讀與大量閱讀

同時閱讀許多相同主題的書,就是主題式的閱讀嗎?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曾談到,主題閱讀重視的並不在於你讀了什麼書,而是讀了什麼主題。

例如毛姆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與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兩本書看似毫無關聯。

一本文學、一本非文學;一本在講述虛構的故事、一本在講述真實的人生。

兩本截然不同的書,但其中卻都有著「追尋自由」與「何謂人生意義」同樣的主題論述。

兩本看似不同主題的書,仍有可能形成主題閱讀。

相反地,即便是同時閱讀大量類似主題的書,也並不代表就是在進行主題式閱讀,仍是取決在你的閱讀目的和方法。


小結

說到底,閱讀的方式並沒有對或錯,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書就好了。

上面對於一次閱讀多本書的想法,也只是我個人的體驗,建議可以自己嘗試看看再來判斷適不適合你。

而我也不是每次閱讀都一定會同時讀很多書,如果讀到超級合口味的書時還是會忍不住一次完讀。

就按照自己順手的方式開始讀書吧!

你是屬於一次只能專注於一本書的人呢?

還是像我一樣一次閱讀多本書也沒關係?

歡迎和我分享看看你的想法!


追蹤推書手L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轉發💙

最新文章

  • Kindle 電子書常見 10 大問題一次搞懂

  • 《砍頭與釘樁》閱讀書評 | 從「恐怖怪物」到「網路迷因」,不死族如何征服流行文化

  • 7000元內最實惠的電子閱讀器?2025年 7 款初階閱讀器比較

  • 【2025更新】Pubu閱讀器挑選:3 款電子閱讀器優缺點一次看

  • 《薛西弗斯的神話》閱讀書評 | 即使世界荒謬我們仍能選擇奮力前行

近期熱門文章

  • 《砍頭與釘樁》閱讀書評 | 從「恐怖怪物」到「網路迷因」,不死族如何征服流行文化

  • Kindle 電子書常見 10 大問題一次搞懂

  • 【2025更新】Kindle閱讀器比較與推薦:6款熱門電子書閱讀器優缺點分析

  • 電子書平台推薦 | 14個電子書app一次看,快速挑選適合你的電子書平台

  • 【2025更新】Readmoo讀墨電子書閱讀器比較與推薦,6台MooInk閱讀器評比


文章目錄

  • 一次閱讀多本書的好處
    • 增加閱讀的彈性
    • 降低閱讀的門檻
  • 要如何開始嘗試呢?
  • Dos
    • 1.善用電子書的優勢
    • 2.筆記很重要
    • 3.從少量開始嘗試
    • 4.除非是想要進行主題式的閱讀,盡量選擇不同類型的書
  • Don’ts
    • 1.不要讓棄書成為心理負擔
    • 2.不要強求
    • 3.不要搞混主題閱讀與大量閱讀
  • 小結

推薦我一本書

《布局思維》閱讀...

1 1 月, 2023

《從前,有個錄影...

5 5 月, 2023

《留白工作法》閱...

24 4 月, 2023

《兩輪江湖的真相...

1 1 月, 2023

《貓的搖籃》閱讀...

18 1 月, 2024

追蹤推書手

Instagram Threads Facebook Youtube

閱讀書評

觀點寫作

了解更多

  • 個人成長
  • 人物傳記
  • 品牌行銷
  • 投資理財
  • 文學作品
  • 職場生涯
  • 內容創作
  • 閱讀寫作
  • 社科人文
  • 投資理財
  • 文學作品
  • 自然科普
  • 主題書單
  • 閱讀觀點
  • 數位閱讀
  • 書店巡禮
  • 閱讀人群
  • 好物推薦
  • 關於推書手L
  • 訂閱電子報
  • 與我聯絡

© 2025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推書手L
聯盟行銷聲明:網站部分連結含有聯盟行銷連結,當你透過連結購買產品,推書手L可能會收到少量回饋以維持網站運作,這不會影響你購買該商品的價格或權利。

  • 首頁
  • 閱讀書評
    • 個人成長
    • 人物傳記
    • 品牌行銷
    • 投資理財
    • 文學作品
      • 中國文學
      • 亞洲文學
      • 台灣文學
      • 日本文學
      • 歐美文學
      • 韓國文學
      • 奇幻文學
      • 科幻文學
      • 恐怖驚悚
    • 內容創作
    • 閱讀寫作
    • 社科人文
      • 文化語言
      • 人文藝術
      • 心理學
      • 歷史哲學
      • 法律政治
      • 社會科學
    • 職場生涯
    • 自然科普
  • 數位閱讀
  • 觀點寫作
    • 主題書單
    • 閱讀觀點
    • 閱讀人群
    • 書店巡禮
  • 好物推薦
  • Your Booksletters
  • 關於推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