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瑋萱 出版|印刻文學
「每一口呼吸,每一個彈指,每一個踏出去的步伐,身體會記得每一個心靈的傷,不受控制的反覆吟唱。時間不會沖淡一切,真正的回憶只是被各種感官存在體內,埋藏好,關進心底一個小盒子裡,闔上,反覆一道道上鎖。」
我們都喜歡幻想怪物是打從心底的邪惡,因為那使得他們與我們之間多了點距離,但殊不知,在成為怪物之前,也許每個人也都曾經嘗試過,或許我們並沒有太多不同。
《成為怪物以前》劇情大綱
楊寧,身為一名特殊清潔師,她的工作時常遊走在各種死亡現場中,為往生者清掃遺留之物。
直到她的弟弟某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後,楊寧因為創傷導致失去了過往敏銳的嗅覺,在徬徨於生死之地時才突然發覺到,她已變成唯有在接近到死亡時,才有辦法短暫找回嗅覺的存在。
而在一次的現場清理結束後,楊寧意外地發現自己無端被捲入了一場謀殺案中,為了能夠洗刷自己的冤屈,她只能憑藉著自己異常敏銳的嗅覺開始尋找真相,循著一支獨特香水的氣味,試圖找出陷害自己的兇手。
而在這途中,她卻又意外地發現自己的弟弟的死似乎並不單純,與這場命案有所關聯,為了解開心中的結,她在緝凶路上逐漸越陷越深。
心得
愛、恨、情、慾,在這本書中各種情愫以氣味的樣貌顯露無遺,在蕭瑋萱的筆下,人性如此赤裸,近乎真實卻又豐沛。
其中,對於主角楊寧的描述更是有如將所有情緒塞入一個角色之中,每當閱讀時都能感受到其中溢出的情感。
對於母親的怨恨、無奈;對於亡弟的思念、自責;對於男友的冷漠、依賴,並結合對於尋找真相的執念,整體角色在塑造上真的非常立體,且帶入感十足。
在故事中,我們逐漸看著楊寧被過去的幻影所支配,對於弟弟死亡真相的執念與哀悼逐漸將她推進人性邊緣。
除了角色塑造,整體故事在架構上也十分完整,以推理小說而言。雖然架構並不如傳統歐美推理那樣龐大,但轉折卻都令人感到驚喜,尤其在場景間的轉換與銜接十分流暢,同時藉由作者的文字,過程也不會讓讀者過於混亂,視覺感非常足夠。
就如小說家高翊峰於序中所述,這種「動像敘態」的影像化寫作使得整體故事在描述上給人一種觀影般的體驗,配合情節作出的多次劇情轉折,閱讀體驗極佳。
誰是怪物
每個人都想做正常人,但又有誰能夠定義何謂「正常人」?
在【罪行】一書中,作者Ferdinand巧妙地將「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模糊,試著藉由書中故事帶領讀者反思正常與反常在現實上是如何共存,任何正常人在特定情況下都有可能成為怪物。
而在本書中,個人認為作者又將此一概念推向了極端。在書中,楊寧為了追尋真相逐漸越陷越深,甚至找到了曾經的連續殺人犯程春金作為導師學習以怪物的角度看待受害者。
在這過程中,不難發現對於真相與尋求救贖的執念使得楊寧逐漸走向人性邊緣,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逐漸消失。當然,也許現實不像書中描述得如此恐怖,但就某部分而言,本書卻又真實印照出了一部分的人性現實。
我們不一定會成為殺人犯,但每個人的心底卻可能都住著一隻怪物,等待著時機展現出人性最醜陋的一面,或許正如書中殺人犯程春金不斷對楊寧說道的,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也讓我想起Alan Moore在【致命玩笑】中對於「選擇」所提出的想法,也就是蝙蝠俠與小丑間最大的差異,其實就只在於面對執念時的「選擇」罷了。
一個糟糕的一天可能使人成為怪物,卻也可能成為一名無所畏懼的英雄。
與傷痛和解
本書中討論的另一大主題,則在於與「傷痛」的相處。
親情、愛情造成的傷痛,對於書中每個角色塑造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又以主角楊寧為例,從故事一開始我們便能感受到弟弟的死亡對她所造成的傷痛是多麼巨大,我們也能夠順著故事逐漸揭開兩人間的過往,並了解到現在的楊寧是如何被過去的傷痛所綁住。
在尋求過去的傷痛和解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故事中楊寧選擇了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而這也對應到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在處理自己傷痛時的真實情況。當傷痛發生,除了感到憤怒外,更可能被各種迎面而來得不確定性與焦慮淹沒,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找到的一根能夠拯救自己浮木,這種想找回安全感的執念很容易讓人越陷越深,並結合前面所提到的選擇,使人一步步走向黑暗。
小結
雖然老套,但去恨確實比去愛容易得多,而這也是區隔我們與怪物最根本的一條界線。
其實本身並不常閱讀華文推理,一直到最近閱讀臥斧的小說後才漸漸喜歡上台灣的推理文學。
不得不說,這本書又再次推翻了我對於台灣推理小說的想像。很喜歡蕭瑋萱將氣味結合進謀殺案的發想,尤其是配合著很多相當本土的元素,其實閱讀起來親切感十足。
也很佩服蕭瑋萱的寫作功力,雖說是長篇推理但無論是在布局、情節調度與節奏掌控上都十分完美,偶有一筆的抒情文字也掌握得恰當好處,並不會讓人感到過度矯情。
與此同時,整本書也是非常重口味,凌虐、暴力與對於死亡狀態的描述對於口味較輕的讀者可能會有些不適,但個人認為是相當符合我自己的辛口味。點到為止,也不會說為了暴力而暴力,確實爽快。
若你本來就喜歡推理文學,本書會非常適合你。若本身並沒有閱讀推理文學的習慣,特別是較為重口的犯罪推理,可以淺嚐,斟酌自己的口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