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飛仙
譯者|林紋沛 出版|台灣商務
八個大字對於愛書人而言,應該是非常熟悉。
嘗試翻開離你手邊最近的一本書,只要翻到書末的版權聲明頁,大概都能在底部看到這句話,一部分則是以「有著作權、翻印必究」等類似的文字取代,但原則上是一樣的意思。
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聲明中所謂的「版權」,指的究竟是怎麼樣的權利?
版權和著作權,又是怎麼樣的關係?
為何兩者看似代表一樣的意涵,卻又分別以不同名稱在歷史中不斷出現。
翻閱所有中華民國法典,也許會令人感到驚訝,但「版權」並不是我國任何法律所保護的權利範圍,我們有著作權、有商標權、有專利權,但就是沒有版權。
而一般人口中的「版權」究竟是從何而來,又為何到現在還有人喜歡把版權一詞掛在嘴邊?
本書作者王飛仙教授,藉由大量挖掘檔案史料,試圖從1890~1950年各界對版權的理解與實踐面向切入,探索文化產業、知識體系與法律規章在中國的大轉變。
版權中的「版」
版權一詞源於20世紀初,從日本明治維新後傳來的全新概念,而且來自於一個你可能很熟悉的人—福澤諭吉。
明治時期,日本大量吸取西方知識,希望藉由這些外國思想、技術,脫亞入歐成為現代化國家的行列,而「版權」的概念正是在這新舊交替的時代下進入到亞洲。
作為一名作者,同時也是出版者,福澤諭吉將歐美Copyright的概念帶進了當時日本的知識圈中,用以對抗那時盜版他著作物的出版社,因此在1873年時「版權」一詞正式誕生於日本。
而由於當時的印刷術主要以圖版印刷為主,這導致在當時「著作權」與「版權」其實仍屬於可分離的兩種權利。
著作權指的是作者心血結晶產生的對於作品的權利;而版權指的則是印刷書籍者對於印刷用「石版」或「銅版」的所有權立,兩者並不相同。
在這個新舊概念更迭的年代中,這種權力分離的情況也使得「版權」一詞在當時的具體定義變成了一詞多義的冏況,而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接收了「版權」概念後,也更加變的嚴重。
究竟一本書出版後的「版權」,是出於作者嘔心瀝血的成果、又或者是出於印刷者持有該書印刷版的權利,深深影響了現代華人對於版權這一概念的認知。
誰的版權
本書中,作者藉由大量史書與資料還原出了自大清帝國後中國(包含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版權意涵的演進。
20世紀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在看到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後,當時的大清帝國也積極將日本的經驗搬到中國來。
其中,最早推廣使用版權此概念的人便是曾擔任過復旦大學校長、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想活躍的學者嚴傅先生。
他將日本「版權」的概念帶進了中國,但出於眾多原因,「版權」一詞在進入中國後,意外成為了國家特別允許著作人或翻譯出版書籍的「特許權利」。
而當時的中國政府根本一點也不重視「版權」,這點無論是清政府、國民政府抑或是中共政權皆是如此,在這種缺乏政府的保護下,各地於是開始出現了以商會為主體保護創作者的民間組織,書中以上海棋盤街的上海書業公所為例,詳細描述了當時書商、讀者與國家間混亂的角力關係。
而正是由於「版權」一詞在中國仍處於一詞多義的理解,常常發生國家認知下的版權與民間認知版權的衝突,「書籍審查」也是在這時進入到了中國社會之中。
因為按照當時清政府與北洋政府的認知,版權指的便是國家特別賦予的「特許權立」,而這也深深影響了日後國民政府與中共政權對於「書籍審查」的制度產生。
小結
觀察現代中國,版權制度雖已在中國本地深耕超過一世紀以上,但我想整體成效仍有待進步。
不否認中國人民與政府在著作權意識上的進步,但從中國網路上隨處可見的「資源」與「非商業使用的試讀本」來看,要將版權制度完全落實於中國社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因除了人民的素質與智權意識外,其實也包括了本書中談到的中國引入版權概念時的混亂所導致,在中國於1990年正式頒佈著作權法前,「著作權」或「版權」一詞有將近40年在中國社會中消失無蹤,也讓人反省,當我們嘲笑或譴責中國是盜版王國時,不能忘掉歷史脈絡可能造成的現實影響,國民政府對於20世紀初期的中國版權也同樣有著深遠的影響。
總體而言,本書作者在書末對中國的著作權發展仍是抱持著信心的,而觀察台灣人自己的著作財產權意識,我們又是否真的有資格能夠去評論對岸的價值觀?本書或許能夠給你一些新的觀點,非常推薦愛書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