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iel Lieberman、Michael Long
譯者|劉維人、盧靜 出版|臉譜出版
抬頭看看天花板,再低頭看看你手邊的物品,你有感受到怎麼樣的不同嗎?
當我們向上看時,看到的是我們無法直接觸碰到的東西,想要得到,就必須要付出點甚麼;
相反地,當我們低頭時,看到的則是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可以直接觸碰擁有。
看似簡單的抬頭與低頭,兩個類似的動作卻會分別觸發我們腦中非常不同的反應,欲望以及擁有。
而今天的主角,則是那個不斷激發創意和衝動的貪婪分子,多巴胺。
本書由一位腦神經專家Daniel Lieberman與一位超級寫手Michael Long共同創作,藉由Daniel教授的腦科學專業結合Michael的寫作功夫,兩人試圖以更加親民的方式使我們了解到自己的生活究竟是被什麼東西給驅使。
為什麼我們總是欲求不滿,為什麼我們總想要更多?
人類為何能夠不斷追求卓越、突破自我,同時卻又容易陷入墮落與貪婪的泥沼中,兩者之間,其實只有一線區隔。
我要的是我沒有的那個
「想像中的旅行,勝過世界上最美的現實風景。」
仔細回想看看,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你心心念念一個超酷超棒的東西,它真的太完美了,完美到你必須擁有。
而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存錢後,你終於下定決心要把夢想中的物品帶回家。
但就在你急急忙忙把購物車結帳送出後,忽然間,一股莫名的失落感襲來,你剛買下的那個東西,突然就變得不再酷、不再棒了。
當我們看上一件商品,腦中多巴胺系統便開始不斷激勵我們、使我們感到興奮。
直到商品入手的那一刻,它便從抬頭仰望的外界區域落入到了我們低頭俯視的周圍區域。
夢想中的事物,變成了我們擁有的東西,同時也失去了夢想中的光環。
這種「買家的悔恨」,其實便是我們腦袋中的「欲望分子」與「當下分子」不斷對抗後所產生的結果。
當多巴胺帶來的興奮感消失,未來成為了現下,「現在分子」戰勝了多巴胺,我們便又一次陷入「我還沒有什麼東西」的失落感中,輪迴再次開啟。
想要還是喜歡
實驗證實,多巴胺迴路的啟動只會使我們更加衝動,但卻不一定帶來滿足感。
它讓我們更想要,卻非更加喜歡。
回想人生,我們有多少事情是因為想要去做而去做,而多少又是因為喜歡做而做。
尤其現實世界中,想要的感覺和喜歡的感覺常常有所重疊,把想要當作喜歡便在所難免。
「…我們並不理性,只是我們以為自己很理性。我們經常想要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這也令人反思,我們腦海中那個夢想藍圖,到底是我們想要的人生,還是我們真正喜歡的生活?
又或者,我們該如何把夢想中的未來,變成實際喜歡的人生。
把欲望變成目標
多巴胺雖然使人衝動,但卻也不是一無是處。
事實證明,若不是多巴胺不斷驅使我們不斷追求不可能,人類文明可能並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
欲望多巴胺是我們想像的根源,它刺激我們,並使我們窺探未來,看到每一個可能的選項並做出選擇。
這種欲望讓我們不斷創新、不斷創造,而同時控制多巴胺的腦迴路則進一步把欲望變成目標,將虛幻的未來化作為真實的現在。
就像一座蹺蹺板,多巴胺迴路中的欲望迴路給予我們幻想的期待,控制迴路則賜予與我們實踐的毅力。
書中也談到,過度分泌的多巴胺同時也是許多企業家、科學家甚至是藝術家的共通特性。
因為藝術與許多硬科學,兩者都是多巴胺推動的產物,兩者都是過多的想像加上實踐才能抵達。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許多科學界的菁英都有著一個藝術家的靈魂,而為什麼許多天才又大多是王八蛋。
「高智商、高成就、高創意的人通常也有更高的多巴胺,不過他們也常有一種奇妙的情感:一方面對人類充滿愛,一方面又對個人毫無耐心。」
用創造來達到平衡
活在虛幻的未來,代價是十分昂貴的,我們無法光靠想象的興奮而活。
在書末,作者將「創造」稱為了多巴胺與「當下分子」完美的結合。
創作能使想像化作現實,無論是創業、設計還是寫作,只有透過和諧地結合幻想與實踐,才能夠使大腦發會最大的潛力。
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僅能產生幸福感和知識財富,更會使感官體驗和智慧結合成更加豐富的經驗,最終幫助我們找到一個物質與心靈更加平衡的人生。
小結
作為一本科普讀物,這本書巧妙地平衡了過度繁雜的腦科學和較為日常的有趣例子。
書中不僅談論多巴胺的硬知識,也將它的影響帶到了我們日常中的人際、愛情、社會與政治等更多層面,詳細分析了人類是如何在這個危險分子中載浮載沉,最終創造了現在的社會。
我們也許永遠無法擺脫多巴胺帶來的衝動與慾望,但若我們轉念一想,這股衝勁不也正是實踐夢想時不可或缺的嗎?
藉由創新與創造,只要我們能夠把多巴胺帶給我們的不滿足轉換為生活的動力,我們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比幻想更完美的未來。
算是一本主題特定卻很有趣的書,推薦給有興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