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enjamin van Rooij、Adam Fine
譯者|簡秀如 出版|平安文化
亂世要用重典,但問題是,重典是否真的有效?
為何明明法律和懲罰就在那,還是有人總是喜歡繼續做出違規與犯罪的行為?
本書由荷裔法律與社會學教授Benjamin Rooij和心理社會行為學教授Adam Fine合著,將藉由法律與人類行為的觀點探討法律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
每當發生重大刑案,廢死與否的議題這類議題總是會被搬上到檯面上大吵一番,唇槍舌戰的爭論後,但到頭來兩方論點始終沒有共識。
「唯一死刑」這種重典論甚囂塵上, 國家的刑罰越訂越重、刑期越拉越長,然而,若重典如此有效,為何像伊朗、菲律賓那些刑法及其嚴峻的國家,始終還是會有許多人不斷做出犯法行為?犯罪率和再犯率仍然高居不下?
社會行為
在我們生活中,多數行為仰賴的是每個人的經驗與直覺,法典又厚又重,即便是律師也不一定會記得每一條法律、每一則行政命令的條文內容。
在這樣的前提下,理性思考在行為上變成了弱勢方,因為在多數人民連法律規範了什麼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又如何思考後果?
例如,請問今天一個人行竊與結夥行竊,主犯從犯的最重刑期相差多少?如果又攜帶了武器差別又有多少?
即便受了專業教育,也不一定能馬上回答出的答案,對於一名正在決定是否犯罪的人而言,你覺得這對他們又能如何判斷?
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法律是具有「嚇阻效用」的,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學上的本質與資訊落差卻沒有辦法有效地阻止犯罪。
尤其再加上重典論的影響,當犯罪者的直覺上認為所有犯罪到頭來都會被判重刑,更有可能採取更加激烈的手段。
無關正義
法律代表正義嗎?
答案是否定的。
正義當然很重要,然而制定看似正義的法律,實際上卻可能是毫無用處。若只是思考著如何報復不公,將阻止我們去思考對於法律真正重要的議題,也就是如何能夠防範未來的不公義。
法律是一套無形的密碼,充斥於人們的生活中,也因此法律實際上就是一套維持社會正常運作的流程。
在文明之初,法律經常是源於君王或位高權重者管控社會的手段,例如世界第一部法典「漢摩拉比法典」在實際面上就是用以規範人們階級的一部規則。其中雖然也包含「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類看似正義的規定,然而實際上這些規定又會因為每個人的階級不同而有不同法律效果。
法律不是用來維持正義,而是在防止不公義的發生。
法學教育
必須說,在我7年的法律求學生涯中,除了少數幾堂選修課程,犯罪心理、犯罪哲學甚至是犯罪行為學幾乎不曾出現在我國的法律高等教育中(研究所要看組別啦),這點作者在書中其實也有討論到關於學術融合的觀點。
主流法律教育多還是重在法律問題與法律分析,學習如何將法律實踐於紛爭解決之上,作者則認為,是時候將科學引入到法律教育中了。
分析、實驗並研究法律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不該只局限於社會學的觀點中。對於未來會實際用法、甚至參與法律制定的年輕律師,更應該具備相關知識與概念。
這點也不僅僅是法律從業者,對於一般民眾的法治教育更是改善法律制度的重要關鍵。
書中指出,懲罰的確定性、嚴厲性是嚇阻理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教育民眾認識法律,了解到每個行為可能產生的確切後果後,將更能提升民眾守法的意願。
小結
我一直認為,法律人和非法律人之間真的有一面很難打破的牆。
並沒有對錯之分,但從許多觀點上來看,這牆確實引發了許多對立更時常讓法律人在許多人眼中變的非常醜陋,更別提即便都是法律人,學術面上與實務面上可能彼此就有許多衝突。
而正如本書最後提出的結論之一,要解決這樣的隔閡,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提高每個人的法律素養與基本法律知識,與此同時,也要試著打破學者與社會現實間的象牙塔,讓更多行為學與心理學上的觀念進入法律教育中。
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發點,藉由不會太過於學術的觀點出發,試圖提出亂世用重典以外的其他思考方向,光就這點我便認為值得所有人都來閱讀看看。
或許你不同意,但至少是個嘗試,推薦給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