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ichard Thaler、Cass Sunstein
譯者|張美惠 出版|時報出版
輕輕一推,能夠帶來怎麼樣的改變?
當我們做出選擇時,很容易因為怠惰、過往經驗或自身偏見等等因素做出決定。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但偏偏又為何時常做出事後讓自己感到後悔的錯誤決策?
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已經被人輕推了一把而沒有自知。
本書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與之前曾分享過的【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作者,行為經濟專家Cass Sunstein所合著,便是希望透過分析我們給個人日常選擇時可能產生的偏誤和決策因素,帶領讀者成為一名更聰明的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日常中的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每個選擇都是結合各種因素後的最終結果。
可能是當下情境、也可能是個人偏好,而更多的,可能是在無形之中推了我們一把的隱性推力。
本書所謂的推力,指的便是這些隱藏在選擇本身中的某些助推與提醒。
透過非強制的方式,以引導加上系統性的設計,推力使我們在做出重大決定時,不會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做出衝動選擇。
選擇設計
如果一扇門沒有門把,你的直覺是應該推它還是拉它來開啟?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知名的設計案例「Norman door」。
這個概念由美國認知科學Don Norman所提出,強調好的設計應該是能讓人一目了然的。
在Norman的認知中,一扇門是要推還是要拉,不應該要用文字作為提示,而是要由選擇設計者將其融入到一項產品或服務本身。
因此將門把安裝到了應該是要用前推方式打開的門,本身便是設計上的根本錯誤。
而這樣的錯誤,不僅僅發生在推拉門這種日常小事中,如果善加運用,任何選擇的設計上都能夠讓使用者更加容易做出正確決定。
例如超商把熱銷商品擺放在與人眼平行的位置、ATM必須在你取出提款卡後才吐出鈔票等等,這種小小的推力,不僅讓我們輕易做出較正確的選擇,也能避免人們在錯誤的經驗法則下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何善用推力
推力的存在意義,在於幫助我們克服日常的錯誤選擇,以做出更好的人生決定。
忙碌、怠惰、從眾心態,老實承認吧,我們都不像自己幻想的那麼理性,但只要能夠善用日常中的小推力,便能運用簡單的小改變作出更好的決定。
簡化過程
在【原子習慣】中,作者James Clear認為簡化步驟是培養好習慣的絕佳方法。
而透過簡化選擇的方式,同樣是為我們生活創造出好推力的一種妙方。
要鼓勵他人去做一件事,那就別把它設計的那麼困難。
藉由減少生活中的「淤泥」,我們便能夠更加容易地做出更好的選擇。
例如:
想讓自己多做運動,不妨將運動鞋擺到鞋櫃中最容易取得的地方;
想培養閱讀習慣,把書本放在你唾手可得的床頭;
想減少手機使用,把充電器擺到離你最遠的房間角落。
利用一點小小改變,便能推動你做出更美好的人生選擇。
獎勵機制
為什麼台灣的發票要設有抽獎制度?
因為誘因是選擇設計中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我們都喜歡反饋,特別是正向的反饋。
當作出好的決定能帶來即時且正向的回饋,我想每個人都會更願意做出好決策。
記得之前在媒體上看到的有趣例子,談到日本煙灰筒設計公司The TOBACCO去年曾在日本澀谷推出的煙蒂投票箱活動。
設計者在最常被亂丟菸蒂的街道上設立了許多寫了看似簡單卻容易陷入兩難的問題,讓吸菸者在抽菸的同時也能思考人生。
而當菸抽完了,就代表要做出選擇,吸菸勢必須要將他的菸蒂投到自己的答案中。
根據事後調查發現,自從煙蒂投票箱設置後,亂丟煙蒂的數量減少了 9 成以上。
而這種巨大的改善,就僅僅是靠著在煙灰桶上寫下的幾句話而產生,體現的正是推力所能帶來的巨大改變。
小結
總的來說,這本書雖然探討的是非常嚴肅且重要的議題,但藉由兩位作者在書中像是相聲一樣一搭一唱的方式闡述,閱讀的過程真的非常有趣。
書中提供大量有趣案例與故事,談論社會心理學、經濟學到政策法律的規範,雖然議題較深,但讀起來意外地一點也不困難。
尤其是書中對於前幾版滿滿的自我吐槽,看到真的都會令人會心一笑,真的非常推薦大家親自翻翻看!
如何將自己推向一個更好的未來?作者的知識精華全都寫在這本書中了。
如果你還在猶豫,那就讓我輕輕推你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