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世鎭
譯者|陳家怡 出版|EZ叢書館
對於生活在台灣的自己,多半時候都不需要太過於擔心生了病會得不到妥善的照顧這件事。即便是非常嚴重的突發狀況,只要到了醫院的急診室,基本上都能得到相對應的治療與照護。
但這樣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日常,對於身處在監獄裡的受刑人而言,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根據桃園監獄統計,監獄裡的醫護人力與收容人數之比例約為1:1000,是將近全台非收容人平均值的一半。
直至民國2015年,我國法務部所屬的所有矯正機關之醫師與其他醫護人員(藥師、護理人員、檢驗人員、臨床心理師等)僅有75名,若平均分布於各監獄中,每一個監獄僅有不到5名的醫療人力。
在這種嚴重缺乏醫療資源的環境中,身為矯正機關裡的醫生究竟每天要面臨的是怎麼樣的情況?又對於必須提供這些「受刑人」醫療照護有著怎麼樣的感受?
這本書將藉由作者親身擔任過監獄醫師的經驗,位讀者實際解惑。
雖然探討的是韓國的監獄醫療系統,卻也值得身在台灣的我們深深思考,現在的台灣獄政系統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本書由韓國醫生崔世鎭所著,他在30歲時因為兵役關係,曾經在韓國許多監獄中擔任過3年的公共健保醫生,在這3年的期間看盡了監獄中的大小事。
而藉由這本書,他希望帶領讀者一同進入一般人較為陌生的獄政體系當中,由其所見所聞重新思考監獄制度正在面臨的醫療悲歌。
病人?還是兇手?
在3年的任職期間,崔世鎭在韓國監獄中目睹過各式各樣日常社會難以見到的場面。
有的受刑人為了多享有一點自由時間因此裝病詐病、有的受刑人因為得不到完整的醫療支援在這棟不見天日的鐵盒中黯然離去、有些受刑人因為戒斷症狀產生心理與身理上的痛苦。
這些人生病了,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
最大的難題,在於身為一名醫生,到底應該以怎麼樣的身分去看待眼前這些「病人」?
這些人之所以會被社會杜絕在牢籠後,背後總有一個破碎家庭能夠給出理由。
面對這些可能是傷害犯、煙毒犯、偷竊犯甚至是殺人犯的「病人」,身為監獄裡的醫生,無論是在道德層面上還是心理層面上,始終必須面對一到艱難的問題。
是該給予最完善的醫療照護,還是點到為止,只做簡單處置?
有人會抗議政府提供醫療資源給這些「社會敗類」是在浪費國家資源;
有人堅持人權,相信進步的社會不該罔顧生命。
而作為一名醫生,作者最終選擇的是秉持著醫者的堅持,以手邊的資源盡力治癒這些無法再為自己發聲的人群。
監獄制度的功能
「我們的社會必須要能轉念,將收容人視為『未來將重新回到社會的一員』,而不是一昧高喊『做錯事就該被關到死!』」
對於作者的選擇,他的理由其實非常單純。
如果不治療收容人,當這些人最終從新回到社會,最大的受害者會是誰?
在書中作者直白地點明了自身對於以「報復主義」作為監管功能的批判。
他相信監獄應該是一個讓犯人重新改過,有朝一日重回社會的場所。
若只是把監獄當作一個用來屏蔽那些人們不想見到之人的工具,就好比明明知道牆角黴菌已經開始孳生,卻只是不斷用家具來遮擋醜陋痕跡,而不採取實際作為的行為。
黴菌仍然存在,只是我們拒絕看見。
當黴班擴散到整座房屋,最終要面對後果的,仍是那些不願去面對的人們。
監獄到底是教化機構還是監管機構,本身涉及的是更廣的層面,如法律制度、行政體制、社會價值的判斷,並不容易取得共識。但若單純由一名醫生眼中所觀察到的視野來看,崔世鎭很清楚現行體制顯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醫者之道
「但現在,我想站出來告訴大家。如果因為對方是犯罪者,因為對方是帶給其他人傷痛的壞人,就無視他們的醫療需求的話,不僅是侵害了人權,也會醞釀出更多的被害者。……我誠摯盼望,矯正機關不再只是服刑的地方,而是一座幫助這些人找回健康、重回社會懷抱的橋樑。」
回歸到醫生的職責,醫生的工作就是救人。
無論你眼前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你都必須盡力救治。
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所述「無論何適何遇,逢男或女,民人奴隸,余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福」,醫學知識永不與人道相違。
對於崔世鎭而言,他很清楚身為一介醫者他並沒有能力翻轉體制,而他能做的,便是盡力救助眼前需要幫助的人們,即便是個犯人。
小結
在本書中,作者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視野,能夠重新思考監獄中的醫病關係和現代的監管制度。
也許內容多數屬於作者自身立場的主觀之詞,但仍然是向大眾拋出了討論的橄欖枝。
讓我們放下成見,單純由人道的立場反思以往不曾想過甚至不願去討論的議題。
且而且雖然書中內容同時涉及法律、獄政、警政與醫療制度的討論,但藉由作者的經驗分享加上許多小故事,其實在閱讀時的感受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嚴肅。
輕鬆自然的文筆,更多的其實是讓讀者自行去思考與價值判斷,我覺得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閱讀體驗。
而且這本書也並不厚,讀起來真的不用太擔心,非常推薦給嘗試理解但又不知由何開始的讀者,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