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lie Otsuka 譯者|向淑容 出版|春山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戰紀念,明年就要滿80年了。
對於二戰中的某些故事,我們深深紀念、不讓記憶被淡忘。
但今天這本《天皇蒙塵》所描寫的故事,卻是很多人可能並不那麼熟悉,甚至可以說是一段被刻意遺忘的歷史。
《天皇蒙塵》故事大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珍珠港遇襲後隨即向日本宣戰,美政府接著便以「保護安全」為由,要求國內所有日裔人士、無論國籍,實施一系列強制性的驅離和拘留政策。
這些日裔人士被趕出了自己的家,全送進了位在猶他州沙漠裡的「安置中心」,直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
本書便是以一個平凡日裔家庭的視角,帶著讀者一同認識那段歷史帶來的苦難。
故事以一種細膩而優美的風格寫成,描寫一對小姊弟在這段黑暗時期裡,如何面對自我身份的困惑以及來自社會的歧視。
透過作者對於人物內心的深刻刻畫,一起來感受那段歷史的沉重。
黃色的美國人
他們的外表都一樣。黑頭髮。丹鳳眼。高顴骨。厚眼鏡。薄嘴唇。爛牙齒。不可知。無法理解。是他,在那裡,那個矮小的黃種人。
真正的美國人,長的該是什麼樣子呢?
是不是一定得是金髮碧眼、皮膚白皙,才有資格被稱為美國人?
在故事中,我們透過小姊弟的視角,感受著戰爭時期美國移民所面臨的身份困惑和文化衝突。
他們作為日裔美國人,在美國出生、長大,深愛著這個國家。
但隨著戰爭開打,他們對於國家的忠誠,卻又因為膚色打了折扣。
一方面是對於美國的歸屬感,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日本的情感聯繫。
這種身份認同上的掙扎,其實反映出了移民社群普遍面臨的困境。
這樣的文化上的雙重性,在戰時又變得更加突出,他們被迫在兩個國家之間尋找自己的定位。
祖國,同時卻也是敵國。
許多日本裔美國人因此時常感到背叛和孤立,既不被美國社會完全接受,但也無法繼續認同日本的行為。
而這種身份與定位的衝突的掙扎,也不僅是歷史事件的反映,即便放到現代仍有所意義。
在這個中美新冷戰早已開打的今日,當歐美陣營與中國逐漸脫鉤時,當地的華人又該何去何從?
不叫集中營的集中營
在整部小說中,作者不曾使用過「集中營」這個字眼。
即便這些日裔美國人單單因為種族,被強制遷移並遭拘留監禁,失去了財產和自由,但當時的美國政府,仍一再否認這些關押日裔美人的場所是「集中營」。
這種系統性的歧視,不僅是針對個人自由的剝奪,更是一種對於人性尊嚴的打擊。
美國政府出於對日裔美國人可能成為「內部敵人」的擔憂,將國與族一次綑綁,進行了無差別的集體監禁。
而這一切僅僅是基於一個人的種族,卻從未考慮個人的忠誠或背景。
在戰時氛圍下,很多普通民眾對日裔同胞充滿敵意和懷疑,這種社會排斥進一步深化了他們的孤立感。
日本裔美國人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僅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透過描繪出這段歷史,Julie正提醒著讀者,歷史上的教訓不應被遺忘,只有正視和反思,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以文學向緘默反擊
故事的結局,男孩、女孩與父母最終回到了家。
戰爭結束了,美國勝利了,日本戰敗了,但勝負似乎已不再重要。
他們沒有名字、也不需要名字。
一代人的記憶,隨著終戰詔書一聲令下,被強制畫下句點。
不要再去談、不要再去說,一切都過去了,就讓它被忘記吧。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知道。我們從不問。現在我們回到這個世界了,我們只想遺忘。
如同書中姊弟所想像的,似乎只有遺忘,才是繼續向前推進的方法。
這種受難者無法言表的特質,在各類型的文學作品中並不少見。
就如春山出版總編輯莊瑞琳在本書專題中寫道:
「必須讓緘默發出聲響,或許正是政治受難相關書寫經常具有詩意的原因。」
唯有透過書寫,才能為緘默的人重新發聲。
本書的作者透口述歷史、日記和信件等形式,將這些記憶保存了下來,最終成為未來世代理解和反思歷史的重要文獻。
這種記憶的傳遞不只是對過去的見證,同時也是一種警示,提醒我們不應忘記歷史的教訓。
小結
這本書我給五星好評,個人真的非常喜歡。
無論是寫作風格、故事深度、節奏和情緒的掌控,都很難相信這本書是作者出版的第一部小說。
尤其是這本書的最後一章〈自白〉,真的是被震撼到不行,大愛!
透過一氣呵成的寫作,雖然優美,卻是寫下了她對美國政府的強烈控訴,讀完都起雞皮疙瘩了。
整體而言,是非常推薦閱讀的一本好書!
整本書並不長,讀起來也不困難,如果有時間非常推薦一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