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bert Camus 譯者|郭宏安 出版|方舟文化
人生在世,求的是什麼?
面對如此大哉問,我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答案。有些人認為是追求幸福,有些人認為是尋找意義,而有些人則覺得活著本身就是目的。
但如果世界根本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呢?如果我們所有的努力,最終都無法改變生命本質上的虛無呢?
對於這個疑問,在這本《薛西弗斯的神話》中,卡謬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
他認為我們活著,並非為了尋找既定的意義,而是為了在無意義的荒謬中,奮力反抗。
活下去的矛盾
什麼是荒謬?
卡謬眼中的荒謬,來自於人類最深層的本能,也就是我們對於意義與真理的追求。
人類天生就不斷在尋找生命的價值,試圖解釋這個世界的法則,甚至希望宇宙中有那麼一個「終極意義」,能夠指引我們去到該去的地方。
然而,每當我們回頭看著這世界,卻又總會發現它從不按照我們的期待運作。
生命中充滿了各種偶然與不確定性,事情的發生並不在於滿足我們任何「意義」,就只是單純地發生罷了。
當我們對於秩序的理性渴求,撞上了這個毫無回應的世界時,荒謬便在這種張力中誕生。
這種外在現實無法滿足內在期待的心理脫節,正是荒謬感的來源。
舉例來說,我們從小努力用功、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從此日復一日地忙碌著。
然而直到生命盡頭那一刻,頭一斜地就死去,甚麼也沒留下、甚麼也帶不走。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生的所有努力,似乎都只是徒勞無功。
無論過程中歷經了多少風景,最終我們仍會歸於塵土。
卡謬強調,這種對於生命虛無的強烈感受,其實是一種現代獨有的現象。
在過去的時代,人們可以選擇透過宗教或哲學,來填補這種生命意義上的空缺。
例如,基督教會認為,人活著是為了等待來世的救贖,因此在世時的痛苦都有其價值。
部分哲學家則相信,宇宙本身自有一種內在法則,使得一切努力都是在朝著「更高的目的」前進,並不會毫無意義。
然而當理性主義崛起,信仰與哲學淡出人們視野後,這種衝突感便油然而生。
當然,我們仍能夠選擇逃避這樣的感受。
但卡繆認為,無論我們將意義寄託在何處,永遠都只是人們為了減輕焦慮創造出來的「虛幻答案」,並不能真正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只有當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這個世界本就沒有給我們任何現成的意義時,我們才能真正地面對「荒謬」的本質。
問題在於,當我們意識到生命本身沒有意義後,應該怎麼做呢?
面對荒謬的三種選擇
面對這場無意義的遊戲,我們能做的就只有三件事。
要嘛主動結束人生、要嘛逃避人生、要嘛認真投入人生,起身反抗。
卡繆在書中討論了這三種可能性,最終做出了他的選擇。
1. 結束人生
一旦意識到這個世界毫無意義,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活著不再有意義,因此選擇了結束生命。
卡繆認為,這種作法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等於是直接放棄了思考和探索生命的可能性。
選擇肉體上的終結,其實是種懦弱的行為,是對探詢生命的澈底投降。
這麼做切斷了任何提問的可能性,也許看似解脫,卻只是迴避了與荒謬的對抗。然而,荒謬的問題,不該靠死亡來解決,而是該以活著來回應。
簡單的說,即使生命沒有終極目的,但選擇死亡終究是一種逃避。
2. 逃避人生
另一種常見的做法,是投身到宗教或其他信仰體系中,透過更高的存在來化解荒謬感。
面對無法理解的世界,有的人會選擇投入宗教,讓上帝成為生命意義的保障。
卡繆稱這樣的做法是種「哲學性的自殺」,也就是以放棄理性的方式,換取心理的安慰。
不再追問、也不再質疑,而是選擇接受一個安慰性的答案。
這種做法確實可以讓人感到安心,卻始終只是假裝荒謬不存在。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虛構答案,也等於是放棄了面對現實的勇氣。雖然逃離了荒謬,卻也失去了真誠思考的能力。
3. 投入人生
在否定了上面兩條道路後,卡繆最終提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他認為,比起逃避或妥協,我們應該做的,是直面荒謬並起身反抗它。
既然世界沒有給我們任何意義,那麼我們就自己創造它。不妄想寄託於虛無的天國,也不輕言放棄自己的生命。
簡而言之,就是明知人生沒有最終意義,但仍然決定積極地生活,並珍惜每一刻的存在。
荒謬感雖然帶走了希望與寄託,但也賦予人前所未有的自由,既然不存在既定的意義,我們反而能夠自主地選擇生活的方向。
這種態度,讓人不再把希望寄託在未來的某個終極目標,而是關注當下的體驗。
例如,一位藝術家不需要為了名聲或金錢作畫,他可以純粹享受創作的過程。一個登山者不必執著於「征服」一座山,而是享受攀爬的每一步。
反抗即自由
即使世界是荒謬的,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反抗,在這場沒有勝負的遊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希臘神話裡,薛西弗斯因為挑戰眾神而被懲罰,必須日復一日地將巨石推上山頂,但石頭會在接近頂峰時滾落,使他重頭來過。
如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他陷入了一場永無止境的困境中。
卡謬認為,這種勞動表面上看似毫無意義,但能夠勇敢面對沒有盡頭的過程,正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如同他在書末所言:
我們應該想像,薛西弗斯是幸福的。
即使這個世界毫無意義,我們仍然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它,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們必須想像,薛西弗斯是幸福的。
他每次走下山重投來過時,是自由的。
明明知道了自己的虛無命運,卻仍選擇去面對它,這種反抗,本身就是對荒謬的勝利。
因此,即使我們的日常中充滿各種重複與挫折,仍應選擇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它。
無論是工作、感情,還是人生規劃,重要的並不是結果,而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投入、能否享受。
如果我們也能像薛西弗斯那樣,以頑強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關,將每一次重來都視為自己主動的抉擇,那麼我們就超越了荒謬對內心的吞噬。
小結:在荒謬中創造自己的意義
在我的生命中,曾有一段非常黑暗的時刻。
那段時間,我就像薛西弗斯,推著一塊看似毫無意義的石頭,總覺得既然無法活出想要的生活,那這場遊戲就沒有玩下去的必要。
也因此,那時的我讀到這本書後,彷彿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這也讓《薛西弗斯的神話》對我而言特別有意義。
透過薛西弗斯的寓言,卡繆告訴了我們,在缺乏絕對意義的世界裡,我們應該以反抗者的姿態活著,而非自我毀滅或欺騙。
在反抗中,雖然我們已看穿了人生的荒謬,卻依然能夠以「想像薛西弗斯是幸福的」的精神,努力前行。
即使世界沒有給我們任何意義,我們仍然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來活出價值。而在這場無法贏得的戰鬥中,選擇反抗本身,就是我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