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lf Dobelli 譯者|鐘寶珍 出版|商周出版
你有閱讀新聞的習慣嗎?
無論是從報紙、電視這類傳統媒體,還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接收,老實說,我並不是一個特別關注新聞時事的人。
尤其是過去這一年,開始在自媒體上分享每日出版新聞後,我的新聞閱讀習慣逐漸由被動轉為了主動。
在每天只能分享一篇新聞的前提下,比起無意識地吸收所有新聞,必須更專注於對於自己真正關心的新聞,迴避那些對我而言毫無意義的資訊。
特別是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一不小心真的就會被每天不斷更新的消息給淹沒。
如果你也常常覺得迷失在資訊的洪流中,不妨思考一下,或許是時候重新審視我們與新聞之間的關係了。
這本《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由瑞士企業家Rolf Dobelli所寫,曾經的他也是一名熱愛新聞的讀者,訂閱了無數份的新聞電子報與推播,每天不斷追求著最新最快的消息。
直到有天他終於意識到,過度接收新聞對於身心靈的毒害有多麼可怕,最終決定慢慢將新聞排除於生活之外。
在這本書中,他主張「新聞之於心靈,正如糖之於身體」,便是強調了過度接收新聞,不僅無法讓人獲知重要的事,反而更容易使人看錯重點、錯估風險並陷入各種負面狀態之中。
而透過拒讀新聞,便能使外界的干擾少一點、時間多一點、焦慮少一點,並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專注力。
為什麼我們不該讀太多新聞?
對於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是一點也不缺乏獲取新聞的管道的。
與我們的父母輩不同,即便一步也不踏出家門,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還是會像洪水般不斷侵入我們的生活。
然而,正如任何商品,一旦新聞變得氾濫,各種低品質的報導也會趁虛而入,使得劣質且無用的資訊充斥著我們的日常,使人變得焦慮、分心,且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
整體而言,觀察作者在書中的論述,可以總結出 4 個閱讀新聞正逐漸失去意義的原因:
- 新聞數量指數倍增,但品質卻不斷下降
- 新聞損害我們的思考,並放大各種心理偏誤
- 新聞使人變得悲觀,內容逐漸脫離事實
- 新聞助長垃圾言論,讓社會變得更加極化
上述這些原因也不只是讓閱讀新聞失去意義,同時更可能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新聞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現代的新聞產業,是經過多年打磨過後的消費產物,而這些媒體巨頭們也早已把操縱人心的技巧發揮到淋漓盡致。
他們唯一的目的,只在於抓住我們多一秒的目光、多一分的注意力,努力把他們手上的各種狗屁倒灶塞進我們的生活中。
而這些劣質與廉價的新聞,除了浪費我們的腦容量外,也可能間接帶來並加深各種負面效應。
利用各種手段,媒體透過新聞不斷刺激我們神經最敏感的部分,使用過度簡化的世界觀引導我們掉進各種心理偏誤中。
其中兩極化的立場,更加深了我們對真實世界的錯誤認知,最終的結果是社會也隨著新聞的破碎化變得越來越分化。
這種情況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社會認知,也更可能進一步破壞了我們原有的深度閱讀與認知能力。
新聞正在破壞我們的思考
正如短影音正在破壞我們專注力,新聞同樣逐漸朝著碎片化、去脈絡化和驚奇化的方向發展。
媒體上越來越破碎的新聞,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一點一滴破壞我們深度閱讀與思考的能力。
可悲的是,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還是我們自找的,借用書中神經科學家Michael Merzenich的話來說:
我們正在訓練自己的大腦去關注蠢事。
如果我們偏愛吸收簡短跟破碎的新聞,就等於是不斷在訓練大腦中負責零碎資訊的神經網路。當習慣了碎片化的資訊吸收,久而久之我們閱讀長文與理解資訊脈絡的能力便會漸漸萎縮。
如同失讀症專家Maryanne Wolf在她的《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書中談到,人類並不是天生就是一名好讀者。
專注與深度閱讀的能力,是需要藉由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在每次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深度閱讀迴路。
也就是說,我們選擇閱讀什麼,將直接影響我們自身的閱讀能力。
無論是社群上那一篇篇短小去脈絡的文字,還是新聞中無視事實且毫無意義的報導,這些文字正在調教著我們的大腦,直到我們不再思考,任由情感與情緒操弄。
當然,我們也可以試著避開這些垃圾新聞,但其中的挑戰在於,我們很難事先評估一篇新聞的價值。
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選擇我們消費的資訊,並努力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才能保護和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
如何讓新聞重新進入生活中?
雖然本書的書名是關於「拒看新聞」,但作者的本意並非要我們完全與世界脫軌,過上隱士般自以為是的生活。
多數的新聞確實是無用且無意義的,但世界上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關注、甚至動手去改變。
因此,比起完全切斷我們認識世界的管道,我們真正該做的事,在於學習重新定義新聞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從全然地被動吸收,轉為主動地篩選我們攝入的內容。
例如,何時接收、如何接收以及接收怎樣的內容,比起演算法的自動推送,按照自己的需求制訂專屬於自己的新聞閱讀策略,會是更好的選擇。
學會正確使用媒體的方法,將新聞的閱讀導回到對於我們真正重要並真心在乎的事物之上。
以我自己為例,現在的我只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報導感興趣,其中如法律或出版新聞等,只專注在那些與我生活實際相關的主題上。
當我們將閱讀的新聞限縮在自己真正在意的領域時,這樣不僅能減少不必要的資訊量,也能提升閱讀的品質,得到更加真實的成長。
小結
根據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2024年發布的《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調查發現,有高達3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刻意迴避新聞的閱讀,這比起2017年的29%增加了10個百分點。
事實證明,許多人早已厭倦無用新聞不斷入侵我們的日常,從而選擇了拒看新聞的生活。
回應到這本書,作者以非常嚴厲的立場對現代的新聞媒體作出了控訴,對於大部分的內容我都非常同意。
不過,我並沒有完全買單作者所謂「新聞無用」的論述。我認為即便多數媒體是個泥潭,但仍有極少數的新聞工作者,努力洗淨身上的污泥。
其中如台灣的報導者、轉角國際、公視新聞等,還是有很多優質且努力維持新聞專業性及深度的媒體們。
若要一竿子打翻整條船,個人還是覺得稍嫌可惜。
而若要我嘗試為這本書做個總結,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練習不把新聞當作認識世界的基礎,而是將其作為思考的開端。我們仍能閱讀新聞,但也別花太多時間在這之上,試著把更多時間拿來閱讀那些深度討論一個議題的文本。
如果真的想深入地了解一件事或一個議題,或許花點時間去閱讀書籍、翻翻論文或是直接找專家學者談談,都會是更好的選擇。
真正關係重大的事件,大多是在你讀一本好書所得知的。實用書籍正是一篇篇幅超長、在構思和研究上都極其耗費心力的文章。
延伸閱讀
《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閱讀書評 | 一起找回深度閱讀的能力
《拯救手機腦》閱讀書評 | 一本數位時代的提問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