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雅馨、戴怡君、林稚雯、黃素娟、黃苡安、鄭碧君
出版|董氏基金會
隨著年齡增長,當我們逐漸長成為大人,從小照顧著我們的父母也同樣漸漸邁入老年。
這是一種非常虛幻的感受,畢竟我們的腦海裡始終保存的一直是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起居、陪伴我們成長學習的記憶,只有當回到老家探望父母時,歲月的痕跡才會猛地打醒我們,意識到原來父母是真的老了。
這裡多出一根白髮、那裡長出一條皺紋,明明好像才沒多久不見,小時候照顧我們的人,卻好像突然失去了很多歲月。
隨之而來的,便是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像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一樣,回報給父母。
本書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所編,透過一系列訪談的案例,便是希望幫助讀者稍稍理解這樣的過程。無論是自己邁入老年、還是家中有人老人家,試圖提供一個正向且健康邁入老年的心態。
面對失落
人生下半場,面對失去是必然。
無論是親人的逝去、好友的遠離、還是健康的衰退,加上年紀到了一定程度後神經迴路的彈性下降,對於多數老年人而言,失落所帶來的打擊會是非常巨大的。
例如突然有一天發現眼睛看不清楚了、突然發現雙腳似乎不怎麼好使,這些以往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漸漸成為老年生活的阻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那我們該如何防範這些打擊所帶來的傷害?
書中提到,部分失落感是無法避免的,例如身體健康的衰退,有時並非我們能夠控制。因此及早的知覺並珍惜所擁有的人生,並努力保有與人交流的能力便是非常重要的。
趁著雙腳還健壯,多出走走;趁著雙眼還明亮,多讀讀一本書,以避免老年後對於人生還有未盡之事的遺憾。
面對孤獨
「我不知道何處是我的容身之地,我再也不知道我是誰,我就是存在著而已。」
根據英澳合作的研究發現,這種「孤獨地存在」的感受是最能描述年長者孤獨感的體現。
自己老去,但世界似乎也沒有因為少了自己而停止轉動,同時,身邊的老友也一個一個離去,世上與自身意義的連結似乎漸漸消失,而自己就只是單純地活著。
據調查,全世界超過60歲以上的長者約有20%有心理或神經上的疾病,可能來自於自信的喪失,也可能來自於喪偶的打擊。許多社會性的因素導致老人逐漸封閉自我,而憂鬱所帶來的失眠與壓力又可能讓老化的身體更加疲憊不堪,最終變成足不出戶。
然而,老化並不代表要放棄人生,書中提出了到幾個幫助正向老化的方法:
1.與人互動:
年老也可以認識新朋友,如今也有許多老年社團能做選擇。藉由與與人互動,除了增進人際關係外也能減少孤獨帶來的感受。
2.培養興趣:
可以選擇能夠活化腦袋的休閒運動,例如繪畫、手工或是玩奏樂器,找到人生新方向。
3.幫助他人:
參與志工服務,除了能夠幫助他人,也能帶來許多成就感,以此增進自信心。
4.調整說話方式:
用行動代替責備,可以適時提醒老年人,盡量以友善的姿態去面對老年生活的人事物。
陪伴前先要理解
要學習變老,最佳的方式便是去照顧、陪伴老人。
藉由照顧,我們便能夠提早了解到老年後可能會產生的困難,用同理的心態,不僅是照顧老人,也是學習提早照顧自己。
我們可以嘗試盡早為老年的生活做好安排,除了經濟上,更重要的其實是心態上的調整,保持願意不斷成長學習的心,將對於老年階段帶來很大的幫助。即使身體動不了,仍能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老去。
「年紀再大都會有應對問題的能力,不要被年齡困住,不要忘記『試試看,自己永遠都有可能改變困境的。』」
小結
尊重、友善、包容,這是人際的基本道理。
當面對老人時,更要時時提醒自己,自己終有一天也會邁上同樣的旅程。因此,我認為這本書無論給老年人讀、中年人讀又或者年輕人讀,都是一本非常有幫助的書。
每個階段的人生,都必須認識到衰老的過程。
也許我們會感覺離年老太遙遠,但正如書本中所強調,只有及早學會照顧自己,才不會在老去後才突然發現自己無法融入社會中。
書中提出了許多我們面對老化時能夠試著保有的心態,也提出了許多陪伴老人時可以多加留心的問題,整體而言,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一道課程。因此,我會推薦給所有人來閱讀,讓我們一起培養更加正向、積極的心態,創造一個每個人都能老有所終的未來。